5月31日至6月2日,記者在走訪“鐮刀彎”地區的黑龍江齊齊哈爾時了解到,由于“鐮刀彎”地區玉米既不享受補貼也不再被托底收購,種植戶正在用單質肥料替代高端復合肥以降低種植成本。相比于玉米,瓜果、蔬菜、雜糧、藥材等替代作物的種植要么用肥量明顯偏少,要么種植戶要選擇科技含量高、功能更多的高端肥,“鐮刀彎”農民用肥結構改變給當地農資經銷帶來大挑戰。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總農藝師于海林表示,國家出臺《“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后,2016年黑龍江全省的玉米調減目標為1500萬畝,玉米調減地區玉米肥用量減少成定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神龍農資經銷處總經理孫有剛告訴記者,種植結構調整對肥料需求影響很大,以前一畝玉米用肥40~50公斤,現在雜糧只用10~20公斤,谷子只是象征性地投肥,用肥更少。“種植結構調整直接導致了種植者農資投入量減少,其中氮肥用量下降尤為明顯。”孫有剛說。
記者還了解到,因種植結構調整,預計2016年黑龍江省氮肥總用量下降60~70萬噸。“大豆用肥以二銨為主,而玉米用肥以尿素為主,2016年玉米種植結構調整,感覺店里的貨都沒怎么走用肥季就過了。2016年,整條農資街農忙備肥時都沒有往年熱鬧,多數農資店隔三差五關門,受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影響,2017年這條街上農資門店關得會更多。”中農欣欣化肥經銷處宋麗所經營的農資店今年因種植結構調整業績較差。
農資經銷商陳英華告訴記者,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對肥料、農藥銷售影響都很大,以前一個種植戶一次性拿過15件除草劑,2016年都是一件一件地拿。但是陳英華表示,受玉米替代作物瓜果、蔬菜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影響,他的水溶肥銷量不錯。另外,當地政府引導農民種黃豆來調減玉米種植,店里好幾年都沒進黃豆種子,2016年他不僅進還銷售了不少黃豆種,而且都是賣給了種植大戶。
作為玉米種植結構調整走在前列的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當地用肥結構變化非常明顯,農業局副局長王立新表示,2016年縣財政拿出1500萬元資金鼓勵農民種高端谷子,提倡種植戶多施用有機肥、生物菌肥,少施用化學肥料,以此來打造“龍江小米”優勢品牌。“玉米取消臨儲收購價后,好多玉米種植戶表示要減少肥料投入、降低成本。我算了一筆賬,其實肥料成本僅占種植成本一小部分,但種植戶不買賬都白搭,未來‘鐮刀彎’區域農資經銷要迎來大挑戰。”富強化肥經銷處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