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山東省淄博市政府對環保抽查不達標的陶企作出了停產治理的處罰決定。短短幾天內,就有20余家陶企受到停產治理處罰,甚至對14家陶企開出停產治理6個月的重磅罰單。
日前,記者在淄博產區走訪中獲悉,經過兩個多月的嚴格整治,除限令停產6個月的14家陶企外,9家被處以停產治理的陶企大多已通過環保部門驗收并陸續復產。據了解,由于各廠家設施安裝進度不一,故9家被處停產治理的陶企通過驗收時間不同,現已有7家陶企陸續通過環保部門驗收復產。如統一陶瓷、立灃陶瓷等已復產多日,耿瓷陶瓷、玉璽陶瓷、齊都陶瓷、天照陶瓷、中岳陶瓷等多家陶企也于近日復產。不過,也有部分企業設施安裝尚未完成,目前仍處于緊張施工中,如國源陶瓷等。另據了解,自年后以來,淄博產區能夠全線開工的陶企寥寥無幾,9成以上企業皆因粉料不足所致。這與政府明令禁止陶企夜間制粉這一規定有直接關系,因此淄博多數在產企業粉料遠遠不能滿足正常生產需求,由此又造成不少陶企供貨緊張。
不僅如此,各陶企制粉產能的大幅降低,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多位企業負責人均表示,增加的成本費用到底有多高目前還未做詳細統計。“不過如果這樣一直持續下去,生產成本的增加必定是一個‘天文數字’,肯定有不少企業不堪重負。”淄博產區某陶企負責人如此認為。不過,淄博當地陶瓷業界普遍認為,通過此次重拳整治,淄博陶企的環保意識整體都在提升。淄博金億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良告訴記者,“這次停產,讓我們更加堅定走‘重視環保,實現清潔生產’的發展路線。在重視環保前提下,只有做高附加值產品才能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對于我們而言,環保治理更嚴,我們做高端產品的信心就更足。而對于整個淄博產區來講,環保更嚴,將進一步加速淄博產品向高端方向邁進”。
“我們也天天生活在這個工業園區,對身處的環境感同身受,也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碧水藍天的環境中。以前,企業對環保治理的重視程度的確不夠,而這次環保治理,讓我們不光從思想上,更是從行動上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與提升。”山東雅迪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文通表示。宋文通認為,通過這次環保治理,不僅進一步提高了淄博陶企的環保意識,更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如廠家對客戶更加負責、對員工更加負責等,讓淄博產區向前邁出了一大步。2016年以來,淄博陶企迎來了“史上最嚴歷的環保整治”。淄博市政府部門對這次環保治理的力度之大、措施之嚴厲均前所未有,毫不留情。3月21日晚,由淄博當地環保部門為主的檢查小組在對淄川區部分建陶企業進行突擊檢查中,發現有部分廠家存在環保設備未開啟或排放不合格等現象,并于當晚對不達標企業下達停產通知,要求其生產線必須于當天24:00前全部關停整改。
此后,淄博產區共有14家陶企被政府處以停產治理6個月的處罰。據記者了解,截止目前,被政府下達停產治理6個月的14家陶企現都處于停產狀態。而此前,坊間曾流傳某企業將于4月底復產,后又傳出另一家企業將于5月份復產的“小道消息”。不過到目前,14家陶企仍一直處于停產治理狀態。此外,被淄博市政府公布的4家長期治理陶企中,4家企業目前均處于關停狀態,貼在某企業大門處的封條依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