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發布了“2016年農藥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方案將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建立農藥電子信息追溯制度列為重點任務,特別強調要對農藥使用風險評估和突發輿情特別關注。
——加大禁限用農藥整治力度。一是通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從經營環節防控高毒農藥隨處可買、違規使用問題。二是盡快建立農藥電子信息可追溯制度,并在高毒農藥上先行先試。農藥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標簽或包裝上標注可追溯的電子信息碼(二維碼或條形碼),并建立生產銷售電子臺賬。農藥經營者應當配備計算機、掃碼槍等電子設備,如實建立進貨來源、銷售去向等電子經營臺賬。
——打擊制假售假、違規添加其他農藥成分問題。一是要充分利用農藥成分監測技術、農藥執法信息平臺,在農藥銷售、使用旺季,強化市場監督抽查。二是由市場抽查延伸到生產企業抽查,重點抽查近年發現存在質量問題較多或群眾舉報反映強烈的企業和產品。三是加強日常執法檢查,確保橫向覆蓋到每個門店、縱向追查到生產車間和田間地頭。
——加強安全使用農藥監督工作。針對一些地方農民在蔬菜、瓜果、茶葉、食用菌、中草藥材上違規用藥問題比較突出等問題,要廣泛開展宣傳培訓,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加強對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化經營服務組織使用農藥的監督檢查。同時加快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落實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使用農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重點加強對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等園藝作物生產基地(標準園)的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監測。
——防范虛假輿情擴散蔓延,努力減輕不良社會影響。針對近年農藥使用安全事故和突發輿情時有發生問題,今年將重點對克百威、水胺硫磷、氧樂果、乙酰甲胺磷、2,4-D丁酯、莠去津等農藥進行監測和再評價。同時加強農藥使用安全事故處置,及時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技術鑒定,按規定啟動有關應急預案,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有關部門要妥善應對農藥突發事件,及時發現、主動應對,組織專家學者解疑釋惑,減輕不良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