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從有關渠道獲悉,由環境保護部負責制定的《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見。由工信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制定的《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也將在近期公開征求意見。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有望給當下活得很痛苦再生鉛行業帶來幾許暖意。
資料顯示,由于國際市場鉛價格下跌及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價格居高不下,再生鉛企業面臨生產成本高、利潤逐步壓縮的局面,絕大多數再生鉛企業陷入虧損。特別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受增值稅政策調整影響,再生鉛企業退稅比例從50%下調至30%,導致企業成本增加,很多正規企業因此大幅減產。
為推進再生鉛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在2012年聯合制定了《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對再生鉛企業的生產布局、生產規模、工藝和裝備、能耗、環保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但至今僅在2014年公告了一批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即江蘇新春興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南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工信部已于2015年啟動準入條件的修訂工作,經過多輪研討,目前已經明確了修訂思路,原來的《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將修訂為《再生鉛行業規范條件》,并即將開始公開征求意見。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準入條件變為規范條件,體現了政府管理思路由原來的強制審批轉變為規范引導,正面引導企業向綠色發展方向努力,滿足規范條件要求的企業將可以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獲得傾斜。針對增值稅退稅比例能否提高,業內人士透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正在積極向有關部門匯報,爭取合理的解決措施。